白话《梁高僧传》
2023 年 2 月 27 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
【资料图】
晋长安鸠摩罗什
从汉明帝时起佛教大法开始东入中国以来,历经魏、晋二代,翻译的经、论渐渐多了起来,但是支谦、竺法护等人所译出的经文,有很多疑问和不通的地方。
姚兴年少时即通达崇秦佛教,专志于讲经说法。罗什既来到长安住下,姚兴便请他到西明阁以及逍遥园中,翻译各种佛经。罗什对经典大多能够背诵,研究经义无不透彻穷尽, 进而又能通晓汉语,因此音译和意译都能通畅而不滞涩。罗什博览旧有的经典后发现, 其文义颇多错误,而这些措误都是由于先前的翻译去失了原文的本旨,与梵文本不能相对应的结果。
于是姚兴和僧人僧、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共同秉承罗什所宣述出的佛经意旨,并又命他译出《大品经》。罗什手持梵文本,姚兴手执旧有的经文,两人互相校对,凡是罗什译出的新文与旧有经文相 异的地方,其意思无不周密畅达,大家都很心服,没有人不欣喜赞叹。姚兴更认为佛 教大道精深厚重,以行善为本,实在是逃脱苦海的津筏,驾驭世界的规范。因此他更加属意于一切佛教经典,同时也留心小乘禅定之学,并撰写了一部《通三世论》,用 以招示因果循环之理,从王公责族到平民百姓,皆都钦佩称赞姚兴的风范。
大将军常山公姚显、左将军安城侯姚嵩二人,都十分信服万事万物相缘相生之理,屡屡请求罗什在长安大寺讲解新译佛经,因而罗什又接续译出了《小品》、《金刚波若》、《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遣教》、《菩提无行》、 《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 《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 《释论》、《成实》、《十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共三百余卷。
这些译经都能通畅地发明精深的理论,发扬阐述出精微的旨趣。在那个时候,四方远处对 佛教义理有研究的士人,即使远隔万里也云集长安,其盛况宏伟而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们所景仰。
建康龙光寺僧人竺道生智慧颍悟达于细微,构造玄趣超脱文字束缚,但常常害怕出言有误,便来到关中请罗什参决。庐山僧人慧远学贯群经,廓大恢弘前圣的教化, 但因为距佛祖时代已远,疑问太多,因而也写信咨询罗什,其语见于《慧远传》。
早先有一僧人名慧睿,此人才学见识都很高明,常常跟随罗什传译书写佛经。罗什经常为他论述西方的文辞体式,商讨其与中国文辞的同异之处,罗什说:" 天 竺国的风俗非常看重文章的写作,文辞的音节韵致,要能伴以音乐为最佳。其人觐见国王,必须歌颂王德,礼见我佛,也以歌唱赞叹为责,经典中的偈颂,就是那些歌赞的样式。但是把梵文改为汉文,便失去了原文的美焕,虽然得到了大意,但文体上却相隔得太远了。这就像自己嚼了饭再喂给人一样,不仅仅是失去了饭的美味, 而且是要令人呕吐的。"
罗什曾经作了一首偈颂赠给僧人法和,道:" 心山生长出光明的本德,流风余韵散布到万里四方。我就像悲哀的鸾鸟栖息在孤桐之上,我清亮的声音响彻九天。" 他一共作了十首偈颂,文辞比喻都与此类似。
罗什十分喜好大乘教义,立志要敷演推广,常常叹息道:" 我如果撰写一部大乘的《阿毗昙》,绝非迦旃延子所能比。但现在身处秦国,有精深见解的人太少,困顿在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因此很黯然地停止了工作。罗什仅仅为姚兴撰写了《实相论》二卷,并注释了《维摩》经。罗什撰文出言成章,从来不修改刪节,其文辞比喻柔美雅丽, 无处不有玄奥之旨。
罗什为人精神意态爽朗通脱,禀性高傲出于常人之上,其随机领会的能力,很少有人能与之相匹。罗什性格仁厚,以博爱为心,虚心而善于教人,终曰无倦。姚兴常常对他说:" 大师聪明绝伦而悟性高超,天下没有第二人,如果一旦去世,怎 么可以使法种无人继嗣。" 因此姚兴便找来十位歌舞女伎,逼罗什接受。自此以后, 不让罗什住在僧舍,另外建造了一处官署供其居住,并给予丰厚的供给。因此罗什在每次讲经说法之前,都要先讲一个比喻说:臭泥中生了一朵莲花,只采莲花即可, 不要把臭泥取上来。
当初罗什还在龟兹国的时候 . 曾跟从卑摩罗叉律师学习律学,卑摩罗叉后来进 入关中,罗什听说后十分高兴,对他极尽师道之礼。卑摩还不知道罗什被逼亏节之 事,便对罗什说:" 你在中国应有很大的重复相续的因缘,不知你的受法弟子有多 少人 ?" 罗什答道:" 中国境内经、律经典尚未齐备,新出的经、论等,大多是我所翻译,有三千学徒,都跟从我受学佛法,但是我的烦累和障碍极其深重,因此没有 资格接受老师的尊敬。"
另外杯度在彭城,听说罗什在长安,因而叹道:" 我与这个 人戏别了三百年的时间,至今音讯不通而不能相见,只有希望来生相遇了。"
罗什未去世时已经稍稍觉得身患之病可能无法治愈,便口诵三遍神咒之语, 命自己的外国弟子背诵以救性命,弟子们还没来得及进行,罗什已经觉得病情更加危急了。于是罗什强撑病体与众傦告别道:" 我们因为佛法而相遇,但却未能彼此尽心,眼见将要身赴来世,心中哀伤不可言说。我自认为很愚昧昏暗,聊且从事经典的翻译,所译出的经论共有三百余卷,其中只有 《十诵》一部没有来得及刪除烦芜,但保存了本旨,应该不会有错误漏失。我希望我所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后世, 大家一起来弘通发扬。今天我在众人前发下精诚的誓言,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谬误,那就让我身死焚尸之后,舌头却并不燋烂 "
罗什于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这一年是东晋的义熙五年。罗什死后,即在逍遥园按外国方法,以火焚尸,薪火灭后身形烂碎,结果唯有舌头未成灰烬。此后有一个外国僧人来中国, 说道:" 罗什所熟悉的经典,翻译出来的尚不到十分之一。"
起初罗什或名鸠摩罗耆婆,因为外国起名字大多以父母之名为基础,罗什的父 亲名鸠摩炎,母字耆婆,所以兼取父母之名为鸠摩罗耆婆。但是罗什去世的时间, 各种记戴不同,有的说是弘始七年,有的说是八年,有的则称是十一年。考察七与十一,也许是字误,但有关译经的目录中,也还有十一年的记栽,所以如果随声附 和这三家的说法,那就无所取正了。
原典
自大法东被始于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兴少达崇三宝锐志讲集。什既至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转能汉言音译流便。既览旧经义多纰僻。皆由先度失旨不与梵本相应。于是兴使沙门僧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仇校。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悏伏莫不欣赞。兴以佛道冲邃其行唯善。信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则。故托意九经游心十二。乃着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
王公已下并钦赞厥风。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军将军安城嵩并笃信缘业。屡请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小品金刚波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余卷。并畅显神源挥发幽致。于时四方义士万里必集。盛业久大于今咸仰。龙光释道生。慧解入微玄构文外。每恐言舛入关请决。庐山释慧。远学贯群经栋梁遗化。
而时去圣久远疑义莫决。乃封以咨什语见远传。初沙门僧睿才识高明。常随什传写。什每为睿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云。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什尝作颂赠沙门法和云。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凡为十偈辞喻皆尔。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着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此将何所论。乃凄然而止。
唯为姚兴着实相论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删改。辞喻婉约莫非玄奥。什为人神情朗彻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伦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初什在龟兹从卑摩罗叉律师受律。卑摩后入关中。什闻至欣然师敬尽礼。卑摩未知被逼之事。因问什曰。汝于汉地大有重缘。受法弟子可有几人。什答云。汉境经律未备。新经及诸论等。多是什所传出。三千徒众皆从什受法。但什累业障深。故不受师教耳。
又杯渡比丘在彭城。闻什在长安。乃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余年。杳然未期。迟有遇于来生耳。什未终日。少觉四大不愈。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未及致力转觉危殆。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方复后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后外国沙门来云。罗什所谙十不出一。初什一名鸠摩罗耆婆。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什父鸠摩炎。母字耆婆。故兼取为名。然什死年月诸记不同。或云弘始七年。或云八年。或云十一年。寻七与十一字或讹误。而译经录传中犹有一年者。恐雷同三家无以正焉。
*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